逆风前行担使命 守正创新勇战疫 ——记抗疫一线代表黄璐琦

文明的成长中总是伴随着无数艰难和曲折,回顾历史长河,人类与瘟疫的较量从未停止。2020年,人类文明又一次与疫情直面搏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21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之一。这次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各级党委快速贯彻落实,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形成了一股强大磅礴的抗击力量,有效地遏制了疫情蔓延与恶化。

在“战疫大考”面前,中医药人通过不懈努力交出了优秀的答卷。抗疫期间,中医药全程参与、疗效确切,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三药三方”帮助了超7.4万名确诊患者,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在驰援武汉的近800名中医药人中,有一位“逆行者”在大年初一就带队出征,接管了疫情极度凶险的金银潭医院南一重症病区。在驰援武汉的74天里,他和队员一起开辟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战场,制定并多次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为危重病人带去生的希望。他领衔研发的化湿败毒颗粒在核酸转阴和症状缓解方面效果显著,是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试验批件。

他就是来自抗疫一线的代表、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     

是院士,也是战士

大年初一,黄璐琦便请缨带队支援武汉。“国有难,召必至,战必胜。

只有在一线,看到疫情的真实情况,发现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让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更好的救治作用”黄璐琦说到。

带着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到达武汉当晚,黄璐琦便直达金银潭医院了解情况。

黄璐琦院士同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沟通中西医结合抗疫方案,并相互加油鼓劲

当时,金银潭医院所接诊的都是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且病情较重的患者,沉重的担子交到了黄璐琦及其团队肩上。

熟悉病区、了解情况、制定方案、研究讨论......驻守的74个日夜里就像一刻不停的陀螺,有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黄璐琦院士率领团队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一重症区

支援初期,针对金银潭医院没有中药饮片及颗粒剂的情况,黄璐琦快速组织搭建中药供应保障平台,协调有关中药企业捐赠药品、物资。

通过几天的铺垫与努力,黄璐琦带领团队成功开辟了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场。

他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中西医协同救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3月30日,黄璐琦团队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

同时,他们还指导方舱医院、将军街社区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轻症患者800余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在战疫中,黄璐琦还组织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科研攻关组,撰写的“基于病例分析的新冠肺炎中医药临床评价标准”“中医药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建议经验总结”被纳入国家第六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战疫出良方

化湿败毒颗粒疗效确切

黄璐琦坚信,寻找中医药疗效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有利于优化临床方案,提高中医药临床救治效率。在临床救治初期,他就带领团队同时进行新药研发的准备工作。

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料理好病房后他们就马上投入研发,在与前后方院士、国医大师等专家共同研讨国家临床诊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以临床救治为核心的疾病规律与有效治疗方案探索,进一步优化获得确有疗效的方药——化湿败毒方。

化湿败毒方在核酸转阴和症状缓解方面显著改善,验证了其有效性,并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经过处方确定、疗效确认、新药研发、注册申报四个阶段,化湿败毒颗粒于3月18日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是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

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

黄璐琦带领团队完成了3项化湿败毒颗粒中药干预与基础(方案)治疗随机对照试验,以千余例高级别临床循证证据证实,化湿败毒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及重型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化湿败毒颗粒能将小鼠肺部的病毒载量降低30%。

随着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医药瑰宝熠熠生辉令世界瞩目。国际上将化湿败毒颗粒亲切的称为“Q-14”(Cure14),Q与Cure同音,表示治愈和解药的意思。

化湿败毒颗粒成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名片”,中医药成果惠及全球。

经过74天的奋战,黄璐琦带领团队凯旋而归,他们再次用实践和疗效证明了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证明中医药这一古老的文明瑰宝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归来后的黄璐琦仍没有一丝懈怠,他依旧奔走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第一线。

5月25日,黄璐琦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上以《应重视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题第一个发言。

结合此次疫情应对中的中医药实践经验,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1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2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条件平台建设。

5月29日,临近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黄璐琦及其他24位科技工作者收到来自习近平总书记暖暖的回信,信中满载着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诚挚问候和殷切期待。

黄璐琦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创造的紧迫性,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振兴发展中医药,要传承精华,更要守正创新。”

他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将继续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蒿素研究中心、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中医药防治流感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提升传承创新能力。

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黄璐琦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身为医者,他救死扶伤敬佑生命;

身为师者,他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身为院士,他主动请缨逆风前行;

身为代表,他建言献策聚心发展;

身为科技工作者,他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他肩上始终担负着责任,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也担负着使命,使中医药振兴发展、使瑰宝熠熠生辉的使命。

谁也不会想到,曾经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了建筑学专业的他,却在中医药研究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

如今,在以黄璐琦为代表的万千中医药人的努力下,古老的中医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向世界展示这一宝库,赢得尊重与认可。

中医药必将,也必定能够在他们的努力下守正创新、振兴发展!

2020年7月17日 10:32
收藏